97港币保卫战(1997年香港政府港元保卫战)
本文目录一览:
97香港金融保卫战功臣有哪些人
1、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索罗斯在此一役损失惨重。
2、虽然其中难免有其它散户震出来的筹码,索罗斯这些国际炒家的筹码应该在1000亿港币以上,据统计索罗斯在香港保卫战中损失8亿美元,也就是差不多60亿港币,这其中包括拆借港币的短期利息,蓝筹股筹码打压的损失,交易手续费,最终作为诱饵的沽空期指8月合约损失的12亿港币。
3、年,索罗斯的目光转向了亚洲金融中心、刚回归不久的香港。他企图做空港币,引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在这场战役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与香港特区政府对峙,双方展开了激战。以曾荫权为首的香港金融管理局采取了提高利率等手段抵御投机攻击,但最终,香港政府决定动用外汇储备,入市与索罗斯一搏。
4、在1998年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中,涉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关键官员组成的救市团队,如财政司司长和外汇基金管理局等机构负责人,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香港的货币政策,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细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香港金融保卫战
1、原因:因为1997年的香港不仅自身拥有8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身后还有中央政府12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两者相加超过日本的2080亿美元,居当年世界第一位。香港金融保卫战:1997年香港回归伊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国际金融炒家三度狙击港元,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
2、年下半年,亚洲地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对冲基金对亚洲各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使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这场金融保卫战,虽然没有硝烟弥漫,却如同一场激烈的战斗,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遭遇了最严重的打击。
3、人们都意识到:这股黑色金融暗潮登滩港岛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面对国际金融炒家们咄咄逼人的气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谨 慎地表示,香港特区的外汇储备丰富,经济正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香港特区背后有强大祖国的支持。所以这一风暴对香港不会形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97香港经济危机,内地有出手吗
1、关於这个问题,当时的财政司、後来的前特首曾荫权曾在一个国际财经学术会议上的演讲中就说过,大陆没出钱也没出手,不过,当时内地支持的态度是明确的,所以,香港才能大胆动用外汇储备放手一搏,应该说,还未导致到需要内地出手,香港自己已经摆平了。
2、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
3、)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和爆发:97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各国的汇率压力和经济失衡。泰国的货币泰铢面临贬值压力,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主要影响了泰国、印尼、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2) 香港的金融体制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比较:香港在管理金融业务、政府监管等方面优于亚洲其他国家。
4、只要中国和香港联手,投机活动较难成功。相比之下,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尽管外汇储备在全球排名较高,但也无法阻止人们的大规模买卖。至于朝鲜,其货币机制并非自由兑换,且索罗斯对朝鲜的兴趣不大。朝鲜的经济规模和影响力远不如亚洲四小龙或当时的泰国。因此,朝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相对较少受到冲击。
5、出手了,保护了RMB和港币,没让香港和内地倒下,从那次危机,上边学会了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银行不能倒,不准动汇率,只要银行不倒,汇率稳住,其他经济实体才能抗住。
97金融危机大陆怎么帮助香港度过难关的?
1、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机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
2、九七回归,对索罗斯来说,是个契机,如果从阴谋论来考虑,阻击港币,压低港股,的确对特区新政府有政治上的打击,但是作者应该了解,香港人只认钱,不讲政治,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港英政府,总有那么一小撮,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大骂,以发泄不满。这不足为奇。
3、希望他们配合政府克服当前的困难,在选举结束后举行的临时国会上,顺利通过与克服金融危机有关的金融改革法案,紧缩1998年预算的修正案和发行国债的提案。四人一致表示,将遵守政府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协议,为早日恢复国家的金融稳定而努力。在金融风暴的猛烈打击之下,韩国经济与市场几乎陷入了瘫痪。
4、(1) 政府成立预防金融危机小组,协调央行和香港金融政策和分享信息和资源。同时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联系。(2) 控制好证券市场,避免大的波动。(3) 安抚人民,控制物价上涨。让老百姓信任政府和支持政府。(4) 减少短期外债,也就是说可以适当提前偿还一些外债。这样少付利息和降低金融风险。
5、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度过危机的。比如97年,那些弱小的东南亚国家,就和IMF,世界银行,美联储等合作过。不过,那些大机构本身没有危机,所以最多算是解救。《金融时报》说的那样:“一小撮人的贪婪,让全世界人跟着遭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